从云冈石窟探索石佛,在张家界(000430)找到天门的秘密,再到去北京喝上一碗豆汁,随着144小时过境中国免签政策的深入推广,外国朋友流行起打卡中国,许多vlog放到油管上,甚至能收获上千万的点击量。
“City不City”正成为外国旅行博主的流量密码和必带标签,他们逐渐打破了对这个国度的刻板认知,震惊于东方文化的日新月异,吸引着一批批特种兵踏上中国行。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3倍,外国人来华以旅游观光为主,占到三成以上。
在这一场报复性旅游中吃到饱的,应属国内最大的OTA(在线旅游)平台携程集团。
这半年来,携程市值狂飙,一度超越百度,成为仅次于拼多多、腾讯、阿里、美团、网易、小米和京东的中国第八大互联网公司,最近则有所回落。
但其实在三年前,旅游业几乎归零,携程曾一度迎来至暗时刻,美团抖音更趁机不断“偷塔”(注:一种游戏战术,指利用敌方不注意或疏忽的时机,快速推进后方进攻)。狼环虎饲的市场里,携程是如何得以存活的?
携程,比LV还会赚钱
2024年初以来,携程集团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并一度冲高至2800亿港元。能拿到市场热情,与携程不断释放的赚钱能力息息相关。
财报显示,携程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1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2.11亿元增长29%,较上一季度的103.38亿元增长15%,实现盈利43亿元,月净赚14亿元,也延续了2023年利润飞涨的好势头。
携程会赚钱,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创始人梁建章曾骄傲地说,携程的血液里流淌着盈利的基因。
这番话的底气来源于“毛利率”这个在携程内部最在乎的指标。2023年,携程的毛利率为82%,如果仔细翻看过去五年的数据,这个数字也能一直稳定在80%左右,哪怕是在疫情影响最大的时候,都是如此。
而动辄便逆势涨价的奢侈品牌LV,毛利率也才维持在65%-70%之间,要知道,靠着百年经营的品牌溢价,奢侈品才能坐拥高毛利,同为互联网大厂的拼多多,2023年毛利率也不过62.96%。
这也推着携程成为最赚钱的中国OTA企业,从分业务板块来看,携程拥有四颗摇钱树。曾经,携程主要依赖住宿预定和交通票务,但疫情后随着旅游报复性消费的到来,旅游度假和商旅管理板块也被打理地井井有条,并且还在不断“植树”。
携程是一家习惯向后看的公司。一位携程的老员工曾提到,公司内部的一个好习惯是:管理层敢于对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项目持续投入。最好的佐证来自10年前就开始布局的国际化业务。
回看2015年-2016年间的大动作,携程先后收购了英国航空整合平台Travelfusion公司、印度OTA公司MakeMyTrip、国际旅游搜索网站天巡,应该从那时起,梁建章就在心里打定主意做国际化。
2019年品牌周年会上,梁建章立下新目标:携程要用五年时间做到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企业。据传,他还给公司高管下达了硬指标,每个人去学习一口流利的外语。
无奈疫情打断了携程的脚步,至暗时的2020年,携程全年营收从2019年的356.7亿同比下降48.6%至183.2亿,2021年和2022年,营收也持续承压。更致命的是,谁也不知道预想中的复苏何时会来,携程的市值随着资本热情一同跌落悬崖。
但即便处在下行周期,梁建章也不愿放弃国际化的大盘。为了收购欧洲在线旅游公司Travix,打开欧洲市场,梁建章在三个月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做了14场直播来推广产品,带出5.6亿的预售额。2020年4月,携程在逆境下缩减开支,宣布梁建章与CEO孙洁零薪,高管层自愿降薪,甚至半薪,希望能力挽狂澜。
2022年末,随着人们开始摘下口罩,携程海外业务开始回血,进而造血,出境机票和酒店预订量在当年第4季度开始翻倍增长,携程亦在此期间实现了扭亏,活了下来。
今年,梁建章将心思放在了入境游领域,积极地跑着市场,梳理外国游客的支付应用和签证门槛,这恰好与国家鼓励入境游的理念相吻合,让旅游刺激消费顺理成章。
“刚”住美团抖音进攻
正当梁建章在直播间Cosplay许仙带货时,千里之外的美团和抖音悄悄酝酿起了“偷塔”计划。
本地生活老大哥美团原本就是下沉市场的王者,这场奇袭也通过低星酒店开始。2019年前后,靠着长盛不衰的地推铁军,美团将携程还不曾覆盖到的低星酒店和民宿招致麾下,在佣金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换来了下沉酒店的拥趸,这种打法几乎不需要增添高额的成本,在美团内部被称作“高频打低频”。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与裂变,据交银国际测算,美团的市占率从2019年的9%来到了2022年的17%,成果显著。
抖音也正有此意。2023年,抖音作为新势力,通过直播间强攻本地生活,更将“酒店旅游”升级为与到店业务平行的部门,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两方的大动作曾让携程感到被动,彼时梁建章在受访时,也总会被问到新玩家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携程与高星酒店关系稳固,利润更厚。
这个答案确实无可争议,毕竟在OTA平台中,最赚钱的还是酒店业务,携程更是如此,所谓OTA的本质,就是一个联通商家和消费者的中介平台,需要靠着收取佣金吃到饱。
国内酒店星罗密布,当行业足够分散,OTA平台的价值在此时就更突显出来,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高星(五星级和四星级)资源也让携程的议价能力不断提高。
据光大证券(601788)测算,美团的酒店佣金在13.3远/间夜,而携程能将这个数字抬到42.6元/间夜。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携程就覆盖近万家高星酒店,与万豪、威斯汀、华侨城等高星级酒店关系稳固,高星酒店在携程的酒店营收中占比超过70%。
而美团曾在2020年Q2公布过高星酒店间夜量的占比,在16%左右,后来选择隐藏这部分数据不再公布。
抖音的高星酒店资源更乏善可陈。在月销量TOP10榜单上,经济型酒店居多,高端酒店难寻踪影。实际上,抖音在撒币追赶时,曾邀约过不少高端酒店作为后备军,但大多品牌只是象征性入驻,售卖的产品以酒店餐饮和食品类为主。
一位云南星级酒店的销售告诉和讯商业,行业内还是非常看重携程和其背后的高净值商旅人群。
美团和抖音的平台调性与高星酒店的匹配度就比较有限。
在美团,酒旅用户群体集中在学生和初入职场的白领,消费能力有限,但四星及以上酒店客单价不低,因此与美团酒旅的用户画像重合度并不高。
抖音则是因为低核销率,那些在抖音上抢酒店的人,大多是在直播间被主播的一声声怒吼逼得上头,激情下单带来的终局往往是免责退款。
相比之下,携程在酒旅上的重心一直放在商旅人士的出差需求,这些有实力的中年商务人士,同时也是高星酒店的重要目标客群。
携程也会拿出更匹配的高品质服务,将这条消费链路铺得更实。“我们酒店会非常重视携程渠道的住客,甚至不惜赠送一些相对昂贵的礼物,换取一个好评。”该销售坦言。
更不用提,携程也非常会“哄”高星级酒店。2020年疫情最严峻时,梁建章决定让携程为航司和酒店先垫付了近1000亿的退票费,实打实地在酒店和用户中刷了一波好感。
结果就是,携程几乎没有献出新招,以退为进便守住了抖音和美团的攻势。数据显示,如果看2022年-2024年的变化,美团的份额已经被携程抢回了一些。
抖音甚至被挤下了牌桌。交银国际统计到,从2022年到2024年,抖音酒旅的市占率只从2%推进到了4%。2023年11月,商业化销售团队负责人蒲燕子接手了抖音本地生活,她回退了此前酒旅业务激进的用钱换量打法,改为保守派,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倾斜至广告和电商。
一些隐约的裂缝
三年时间,无为而治,携程卸下压力的同时,也用行动证明了这个行业是如何吃资源、重服务的。在美团、抖音加入战局的今天,渠道的集中度依然很高,携程是绕不开的头羊玩家。
除了入局较早外,稳定的客房资源、人工客服、清晰的界面规划,都是高净值客户选择携程的原因。以快捷客服为例,携程目前能提供超过20种语言的快速接待服务,这样的能力,需要重金投入和规划才能垒得起来。
当然,这也给携程带来了高昂的成本,2023年产品研发费用占到了净营业收入的三成。
携程也想通过AI降本增效。此前,携程推出了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AI旅行助手,将其作为组件,应用到了产品矩阵中。孙洁曾透露,目前AI辅助可为携程客服日均节约10000+小时工作时间,相当于解放超1000名人力。
不过比起千行百业追着AI跑,携程用AI取代人力也算是一场豪赌,在交流温度上,AI肯定不如真人有人情味,短期内势必不敢上量。
但携程又需要AI带来的内容厚度,毕竟抖音和小红书鲜活有趣的种草模式,未必不是OTA产业的新明天,如何平衡新技术的路径,是携程需要思考的课题。
相比对手,成立超20年,携程已迈入中年,该有的中年病也一个不少。
在舆论场,关于携程的套路声一直不绝于耳。坐拥高毛利,在携程上订阅产品,用户一不留神就会被搭售各种“套餐”,诸如此类的捆绑销售、订单被转卖、大数据杀熟等事件甚嚣尘上,都让携程面临信誉问题。
口碑不如意,慢慢的,携程与高星酒店的关系也在开始松动。
高星酒店利润丰厚,但并不愿做冤大头。有媒体报道称,携程最高等级的“特牌酒店”要支付15%以上的佣金,还要签独家合作协议。而携程则认为做流量很辛苦,希望理解。
理解归理解,但也倒逼着一些酒店开始自己造路,加码直销。
华住会为对冲携程,很早便搭起自有渠道,APP内的活动和商城做得有声有色,并在2022年就实现了87%的间夜量通过自有渠道售卖,13%的间夜量通过OTA。
某高端酒店正计划不再给第三方渠道预订客房的旅客提供酒廊使用、双早等会员待遇,把权益更多留给自家会员,也会更有底气做直销。
这些裂缝都让携程更加谨慎。况且,抖音和美团并未放弃继续攻城掠寨。据和讯商业了解,这个月,美团向入驻酒旅商家宣布调佣,并承诺给予更高的流量扶持,酝酿着下一场翻身仗。
在外界看来,这场攻防战,应该会旷日持久,携程也应该更主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ust.com/08/18/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