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7日,在北京亚运会闭幕式上,一条“亚运成功,重盼奥运”的横幅悄然出现在看台之上,这不经意间流露出中国人对举办奥运会的长久期盼。此后,中国踏上了申办奥运的征程,1991年4月1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应运而生,得到国务院批准。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沟通成为首要任务。中国奥委会前主席何振梁在1992年的日记中记录了前期工作的广泛但不够深入的现状。1993年,国际奥委会考察团访问北京,团长埃里克森对北京的开放与政府民众的支持给予高度评价,预祝北京好运。
同年9月,申奥进入关键时刻,何振梁在最终陈述后感到了局势的微妙,最终,北京以两票之差惜败悉尼。尽管如此,1993年9月24日《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鼓励国人保持不骄不馁的态度,继续面向世界。
五年后,1998年11月25日,北京再次踏上申奥征途,正式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代表团在国际奥委会会议上进行了精彩的陈述,其中邓亚萍等运动员代表的发言尤为引人注目。何振梁作为压轴陈述人,以深情的话语强调了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历史意义与对全球的积极影响。
在紧张的投票环节后,北京以56票的多数赢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天安门广场人群涌动,烟花绚烂,全国人民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齐声宣告:2008,北京奥运会,我们准备好了!
这段历程不仅是北京的申奥之路,也是中国与奥运不解情缘的见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ust.com/24/20/6094.html